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
2024年,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全面推进美丽枣庄建设重点任务的要求,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、市有关决策部署,全力除隐患、遏事故、保安全,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,全面完成了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任务。
一是强化精准防范治理。编制《锂电池制造企业安全规范》《锂电池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》,组建锂电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库,依托头部企业建立锂电行业“安全联盟”,推进锂电企业分类监管。研究制定《关于加强冷库全链条安全监管的意见》,聚焦准入、建设、使用、维修、报废拆除等关键环节,明确18个部门监管职责。研究制定《关于加强“厂中厂”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》《全市“厂中厂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《“厂中厂”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》,累计摸排出租、承租企业1084家,全部细化落实安全监管措施。
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攻坚。扎实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量化提升工程,研究制定《枣庄市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办法》,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,试点开发运用政企协同监管平台,打通企业主体责任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深化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,市财政列支650万元专项资金,聘请国家级高水平危化专家驻枣服务,累计安全服务企业326家次,排查问题隐患9702项,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32项。重点工贸企业试点“重大风险点告知卡”二维码,实行“一岗一清单,风险码上管”。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金600万元用于尾矿库回采销号,在刘岭铁矿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布设监控设备,成为省内率先实现“无监控不作业”的非煤地下矿山。
三是强化关键环节管控。针对事故多发易发的特殊作业,持续深化“四项整治”。有限空间方面,排查作业单位1186家、场所57733处,聘请专家开展巡回宣讲,系统解读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》,覆盖员工1.3万人,制作推送《致全市有限空间企业一封信》,现场帮扶重点企业436家次。开展29类涉农有限空间场所摸排,将有限空间安全防范向农村地区延伸。违规电气焊方面,开展新一轮涉电气焊作业单位、设备底数及持证人员数量摸底排查工作,建立监管台账。将电气焊作业纳入执法必查内容,对无证电焊、违规动火行为的从严从重查处。预防高处坠落和外包施工方面,采取暗访检查、无人机“飞访”等方式,严查违法违规行为。“四项整治”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63项,实施“一案双罚”63起。
四是强化加油站安全监管。深化日常安全监管,聚焦加油区、储油区、配电房等关键区域,组织各区(市)开展安全检查,建立隐患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。严格加油站许可审查,组织专家对其安全条件、设施设备、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审查,从源头上管控安全风险。组织375家加油站完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实现对明火、烟雾异常情况和抽烟、接打电话等违规行为的精准识别和报警提醒,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实效。
五是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。组织开展夏季汛期烟花爆竹专项检查、经营旺季安全监管专项督导检查等检查活动,对烟花爆竹批发和零售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,排查消除安全隐患。稳步推进烟花爆竹经营减量化工作,有效降低烟花爆竹领域整体安全风险。
六是强化汛期安全防范。全面完成80个防汛重点村标准化建设,健全“八个一”工作机制,相关经验做法被应急管理部发文推广。研发上线“智能AI防汛救援应急叫应平台”,实现近4000名防汛责任人全覆盖,2024年汛期运用智能AI平台累计“叫应”防汛责任人2.37万人次。
七是抓好森林火灾防治。梳理12项防灭火信息要素,制作森林防火监控“一张图”。新增45路森林防灭火视频监控,完成25处森林草地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建设。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指挥通讯拉练,确保紧急情况下无人机、卫星电话、应急窄带无线通信等设备通信畅通。
八是有序推进综合防灾减灾。强化灾害风险研判,推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6期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52期,推动防范应对措施落实。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,新增2处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。下达2024年应急物资购置计划830万元,向有关区(市)前置储备防汛物资13类3.98万件,向44个易失联村庄前置应急物资5类5252件。
九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聚焦断路、断电、断网突发并发极端情形应对,编制《枣庄市“三断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并开展演练。研究制定《枣庄市易失联村庄“五个一”应急准备建设指导意见(试行)》,有效提升“三断”情况下易失联村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,相关做法在全国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暨冬春救助工作会议上交流。研究制定《关于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工作的意见》,扶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,2024年新培育社会应急队伍3支。